他笑道:“苏晨啊,新年好,新年好。我刚跟老宋通了电话,他说你答应给他分点碳纤维材料?嗯,你这事儿办得漂亮!
老宋手头有个项目,正缺这些高端材料。可惜咱们国家造不出来,巴统又严格禁运,你这批货简直是雪中送炭。”
苏晨心想,我什么时候答应给宋教授碳纤维了?明明是他狮子大开口,这事儿怎么跟许恪交代啊!
但话到嘴边,又咽了回去,哼哼唧唧半天说:“宋教授的项目应该是国防产品吧?给他点材料没问题,但我担心另一件事。”
郭伟强好奇地问:“担心什么?”
苏晨答:“我怕宋教授做样机时用碳纤维,用习惯了,到量产时搞不到怎么办?我不信东瀛人和米国人会大批量供货。如果我们自己不能保证供应,早晚还得受制于人。”
郭伟强顿时沉默。中国工业底子薄,加上一段时期的停滞,错过了很多发展机遇,尤其在基础材料研究上落后发达国家一大截。这些领域需要长时间积累,耗时耗力耗资,即便全国动员,短期内也难以解决。
这些项目停摆,说是研发投入不足,但基础工业薄弱,无法提供满足整机需求的材料和精密加工能力,也是关键因素。
苏晨提出的问题,正是谢志忠面临的难题。不用复合材料,飞机太重,咱们本来就弱的国产发动机吃不消;用复合材料吧,一架战斗机至少十吨,就算只用5%的复合材料,也得半吨,以后去哪儿找这么多材料?
苏晨见郭伟强突然不说话,隔着电话也能猜到他在想什么。可惜,苏晨帮不上忙,只能安慰:“郭老师,别急,事情慢慢来。
东瀛二战后比我们惨多了,他们能搞出来,咱们也能。或许国内有人已经在研究了呢?新战斗机不是一天两天能造出来的,宋教授也许有对策。”
郭伟强没好气:“他能有什么办法,就是个爱冒险的脾气。”
这话苏晨没法接,两边都是老师,他左右为难,只能干笑两声,打个圆场。
给郭伟强打电话就是纯粹拜年,没正事儿,两人又瞎扯几句,便挂了电话。
既然给两位老师拜了年,索性做到底,苏晨披上外套出门,去给唐建军拜个年。
这事简单,不用下楼,拐个弯过薛子家,就到了唐建军家门口。苏晨敲门,开门的是唐建军的大儿子唐靖川。他见苏晨,亲热地喊:“苏晨哥,你来了,我爸说你今天准来,他算得挺准的!”
唐靖川才15岁,正在本所附中读初三。因为年纪小,平时苏晨、薛子、小宝他们不太带他玩。但这孩子特别喜欢往苏晨身边凑。
苏晨人随和,他爸常拿他当榜样教育他,久而久之,他对苏晨有了亲近感;二是苏晨总捣鼓些稀奇古怪的东西,无线电猎狐、无人机之类的,对男孩极具吸引力。
唐靖川近水楼台,作为邻居常常能第一时间玩到这些新奇玩意,所以他经常跟在苏晨屁股后面转。
苏晨其实挺喜欢这小子,按他名字的谐音,给他取了个昵称“小川子”。
一开门,苏晨顺手揉了揉他的脑袋:“哟,小川子,你爸呢?”
“别揉我头发,小心毁了我的发型,头可断,发型不能乱,你不懂吗?”
“还讲究发型,我看你是看上那个小姑娘了吧,不然怎么这么在意形象。”
“嘿,苏晨哥,这话你可别乱说,要是让我爸听见,他能打断我的腿!”